在片场吃盒饭的“黄金配角”
提起香港电影的黄金时代,很多人会想到周星驰、刘德华这些天王巨星。但如果你仔细观察那些经典喜剧,总能看到一个顶着夸张发型、表情浮夸的身影——陈百祥。这位被称为“香港最贵绿叶”的演员,曾在《唐伯虎点秋香》里把“祝枝山”演成了行走的表情包,更在《鹿鼎记》里用贱兮兮的“多隆”让观众笑到肚子痛。
有趣的是,陈百祥的演艺之路始于“不务正业”。中学时期为了赚零花钱,他组过乐队“失败者乐队”(后来被谭咏麟接手改名为温拿乐队),当过服装厂老板,甚至炒过股票。这些看似和表演无关的经历,反而塑造了他独特的喜剧节奏:市井气的狡黠中带着真性情,就像你在茶餐厅遇到的邻座大叔突然开始讲段子。
主持界的“人肉弹幕机”
比起演员身份,陈百祥在香港娱乐圈还有个更响亮的称号——“阿叻”。这个花名来源于他主持《运财至叻星》时展现的急智反应。当其他主持人还在背台本时,他已经能像连珠炮般抛出即兴笑料,这种“人肉弹幕”式的风格让节目收视率常年稳居前三。
- 1994年主持《运财智叻星》创下42点收视神话
- 连续8年担任TVB台庆司仪
- 与曾志伟搭档被称为“肥瘦笑弹组合”
有次直播时提词器突然故障,陈百祥硬是靠现场观众的表情编了20分钟段子,后来这段“救场神操作”被列入香港传媒学院的教学案例。用他自己的话说:“主持就像打麻将,要时刻盯着三家牌面随时变招。”
商海浮沉中的“不死鸟”
很少有人知道,陈百祥在90年代已是身家过亿的商人。他创立的制衣公司曾做到行业前三,却在股灾中血本无归。更戏剧性的是,这个在电影里总是“倒霉”的喜剧演员,现实中经历了三次破产三次翻身。
时间 | 商业经历 | 结果 |
---|---|---|
1979年 | 创办制衣厂 | 赚得第一桶金 |
1987年 | 投资股票 | 遇股灾破产 |
1997年 | 经营卡拉OK | 金融危机中转型成功 |
2019年接受采访时,他笑称自己是“香港最懂破产的艺人”:“每次破产就像拍戏NG,导演喊卡就重来嘛。不过现实中的NG成本比较高,要卖车卖房而已。”
社交媒体里的“网红爷爷”
当同龄艺人逐渐淡出荧幕,70岁的陈百祥却在抖音玩得风生水起。他戴着荧光绿假发跳《野狼disco》的视频获得百万点赞,直播时用港普讲段子更是引发弹幕狂欢。有网友调侃:“别人退休带孙子,阿叻退休当网红。”
不过这位“网红爷爷”也有严肃时刻。在近年来的社会事件中,陈百祥多次公开表达爱国立场,更身体力行参加各种公益活动。他在采访中说:“喜剧演员也要有社会责任感,就像炒菜不能只放糖,总要加点盐才有层次。”
从片场龙套到商界大佬,从电视主持到网络红人,陈百祥用60年时间诠释了什么叫做“人生不设限”。下次重温周星驰电影时,不妨多留意这个总在主角身边插科打诨的身影——他不仅是香港喜剧的活化石,更是个把生活过成喜剧的跨界玩家。
参考资料:- 香港电影资料馆《黄金配角口述历史》
- TVB《星光背后》专访实录(2019)
- 香港商业周刊《三次破产者的商业哲学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