最近刷手机总能看到「水果视频黄软件香蕉版」的广告,图标上画着香蕉、西瓜的卡通图案,乍看以为是做水果科普的APP。点进去才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——首页推送的全是衣着暴露的直播,所谓的“水果”只是个幌子。更夸张的是,连用户ID都自动生成成“芒果小妹”“榴莲大叔”这种风格,平台明显在打擦边球。
很多用户冲着「水果视频黄软件香蕉版」的免费噱头下载,结果刚刷几个视频就弹出付费窗口。有网友吐槽:“看个吃播都要充会员解锁机位,说好的水果主题呢?”更坑的是隐私泄露问题。去年某同类APP被曝出后台持续读取通讯录,用户手机里存的老板、客户的联系方式全成了平台的“资源库”。
这类软件对付监管确实有“高招”。比如把敏感词改成水果名,“特殊服务”叫成“荔枝套餐”,“私密直播”标注为“菠萝仓库”。还有主播拿着真水果当道具,穿着清凉做挑逗动作,遇到检查就说自己在拍水果广告。最近还出现了AI换脸技术,把违规内容的脸部换成卡通水果形象,审核系统根本识别不出来。
杭州有位程序员就因为用了「水果视频黄软件香蕉版」的破解版,手机突然被锁屏勒索。更常见的是话费暗扣,很多中老年人根本看不懂那些“开通香蕉会员送苹果”的弹窗,稀里糊涂就被扣了398元年度会员费。最近网信办公布的案例里,有人在该平台投资水果期货,结果两个月被骗走23万。
别看「水果视频黄软件香蕉版」现在蹦跶得欢,今年已经有7个类似APP被永久下架。江苏某公司开发的“草莓短视频”就因为涉黄被罚没2300万,负责人直接进去了。现在网信办出了新规,用水果、食物名称做掩护的APP全在重点监控名单里,只要用户举报量达标,服务器分分钟被断网。
首先要看清应用商店的评论,要是满屏都是“香蕉好甜”“西瓜真水”这类暗语,赶紧绕道走。其次遇到强制获取通讯录权限的,宁可不用也别授权。最重要是别贪小便宜,那些“看视频送水果礼盒”的活动,最后不是骗你填地址卖信息,就是让你拉人头发展下线。真想看水果内容,认准农科院、果品协会的官方号比啥都强。
某短视频平台的前运营总监透露,现在做水果马甲包的团队都在转型。“去年还能靠擦边内容日活破百万,现在刚过10万用户量就会被风控盯上。”广东某技术团队已经转行做正经的生鲜直播,他们老板直言:“以前那套玩法迟早把自己玩死,现在老老实实拍果园现摘现发,虽然流量小但能长久。”
抵制不良游戏,拒绝盗版游戏。 注意自我保护,谨防受骗上当。 适度游戏益脑,沉迷游戏伤身。 合理安排时间,享受健康生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