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李家客厅的吊扇转得吱呀作响,姑父攥着录取通知书的手沁出了汗。小芳缩在沙发角落,眼睛盯着地砖裂缝,耳边是母亲带着哭腔的嘶喊:"女孩子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!"
这个夏天本该充满西瓜甜味,却因姑父有力挺送小芳的背景故事撕开平静。姑父李建军摸出皱巴巴的存折,上面积攒着跑长途货运十年攒下的28万。"孩子考的是211,我就是卖车也得供!"这句话砸在四十平米的老房子里,震得墙皮簌簌往下掉。
每个月15号,镇邮局总能见到李建军沾着机油渍的蓝布衫。从2018年小芳考上重点高中开始,他雷打不动汇出3000元生活费。柜员老张记得清楚:"有次下暴雨货车抛锚,他愣是踩着泥水赶在关门前冲进来。"
这些汇款单后来被小芳按日期贴在日记本里,每张背面都写着"专心读书"。去年除夕拆红包,姑父塞给她的牛皮纸袋装着新手机,盒底压着张字条:"别学你姑妈,她当年差三分上中专。"
家族微信群里,七大姑八大姨的语音消息堆成山。"女孩子早点嫁人才是正经""读研出来都成老姑娘了",这些话像晒干的玉米棒子砸在饭桌上。姑父闷头扒完两碗米饭,突然把筷子拍在腌菜碟旁:"我家小芳是要当老师的!"
这种对抗在去年达到顶峰。小芳母亲收了邻村20万彩礼,姑父直接带着堂兄弟上门退钱。他指着院里刚买的二手轿车吼:"这车抵给你们,不够我再去借!"车钥匙甩在八仙桌上的脆响,惊飞了院里啄食的芦花鸡。
小芳书桌抽屉里躺着五本泛黄的《五年高考三年模拟》,每本封面都贴着姑父手写的加油便签。今年教师编制考试放榜那天,她举着成绩单冲进货运站,看见姑父正蜷在卡车后座啃冷馒头。
"考上编了?好好好!"姑父把馒头塞回塑料袋,从工具箱底层掏出个铁皮盒。里头整整齐齐码着这些年小芳得的奖状,最底下压着张泛黄照片——十五岁的李建军站在县中学门口,肩上是半袋红薯和没拆封的录取通知书。
小芳的备课笔记里夹着姑父的货运路线图,那些连接城乡的红色标记线,悄悄丈量着两代人的命运距离。教师宿舍楼下的快递站常收到匿名包裹,有时是当季水果,有时是教辅资料,签收单上的字迹歪歪扭扭却力透纸背。
当小芳在讲台上讲解《送东阳马生序》时,姑父的货车正穿过晨雾驶向省城。驾驶室里循环播放着侄女录的课文音频,挡风玻璃上晃动的平安符,是去年教师节学生送的手工礼物。
抵制不良游戏,拒绝盗版游戏。 注意自我保护,谨防受骗上当。 适度游戏益脑,沉迷游戏伤身。 合理安排时间,享受健康生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