突如其来的黑暗时刻
记得那天晚自习刚开始五分钟,头顶的日光灯突然发出"滋滋"的悲鸣。坐在我右手边的同桌C正咬着笔帽解数学题,我们几乎同时抬头——整栋教学楼像被按了暂停键,瞬间陷入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。
此起彼伏的尖叫声中,我听见同桌C的椅子"哐当"撞到我的课桌。她的手肘压在我刚写完的英语卷子上,温热的呼吸扫过我的耳垂:"别怕,我手机有电筒"。这句话后来成了我们之间的经典开场白,因为学校停电这事,在那个月里又发生了两次。
三次黑暗中的成长轨迹
教导主任后来在晨会上解释是电路老化,但对我们来说,这三次意外成了特殊的成长刻度:
- 第一次停电:慌乱中互相撞翻文具盒,发现对方都在偷偷带零食
- 第二次停电:已经能默契地同时摸出手机打光,顺便分享充电宝
- 第三次停电:趁着黑暗传纸条讨论没做完的物理题
最戏剧性的是第三次,当灯光重新亮起时,我们写在草稿纸上的解题过程正好被巡查老师逮个正着。五十多岁的数学老师推着老花镜看了半天,最后憋出一句:"下次开灯再讨论,伤眼睛。"
课桌间的微妙变化
自从经历了这三次学校停电事件,我和同桌C的楚河汉界开始松动。原本用修正液画的三八线,不知什么时候被圆珠笔涂鸦覆盖——她画了个月亮,我添了几颗星星。
有次课间听见后排女生议论:"他们现在连买饮料都带双份的"。这话倒是不假,上周二小卖部只剩最后一瓶蜜桃乌龙茶,我俩石头剪刀布决定归属时,老板看我们的眼神活像在看八点档偶像剧。
被照亮的校园百态
教导处墙上的停电记录表显示,这三个月的断电频率是往年的三倍:
月份 | 停电次数 | 平均时长 |
---|---|---|
9月 | 1次 | 28分钟 |
10月 | 2次 | 35分钟 |
11月 | 3次 | 41分钟 |
维修师傅老张头说,每次打开配电箱都能掏出鸟窝。这话传到我们班,立刻有男生起哄要在电箱旁边挂个"鸟类安居工程"的牌子。
永不熄灭的青春记忆
现在走过教学楼走廊,总能看到后勤处的电工在检修线路。但我和同桌C都知道,就算电路全部更新换代,那三次学校停电时共用的充电宝、分吃的半包辣条、还有黑暗里没憋住的笑声,早就成了我们青春里最特别的应急电源。
昨天课间操时,她突然戳戳我胳膊:"要是再来次停电..."话没说完自己先笑了。阳光从窗外斜照进来,把我们的影子投在后墙的班级公约上,第二十三条"禁止在教室使用充电宝"的字迹正在慢慢褪色。